特朗普对华划定三大议题,中美贸易博弈迎来关键考验
稀土、芬太尼、大豆——这三个看似不相干的词汇,构成了中美贸易谈判的新战场。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划定的这条博弈线,背后是两国战略利益的深度碰撞。
“我不希望他们和我玩稀土游戏。”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0月19日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如此表示,他将稀土、芬太尼和大豆列为中美经贸磋商的三大核心议题。
在中美即将重启谈判的敏感时刻,特朗普的这一表态为即将到来的磋商定下了基调。他称这些是“非常正常的要求”,并特别强调希望中国恢复对美国大豆的采购。
01 三大议题的战略意义
中美经贸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,三大议题分别代表着两国在不同领域的战略利益与考量。稀土作为高科技产业和国防领域的核心资源,芬太尼牵扯禁毒合作与责任归属,大豆则直接关系美国农业州的政治支持。
中国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稀土出口管制措施,9月份稀土磁铁出口量较8月下降6.1%,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增长势头。这一变化引发美西方政策圈的高度关注。
在芬太尼问题上,特朗普政府指责中国未能有效遏制芬太尼及其前体化学品的出口,加剧了美国的阿片类药物危机。而大豆贸易则直接关系到特朗普的选民基础,中国9月未从美国进口任何大豆,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首次出现零进口。
这三个议题凸显了中美两国在经济、科技和政治领域的复杂博弈关系,也反映了双方在贸易争端中的核心关切点。
02 中方的立场与反应
针对特朗普的言论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10月2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了明确回应:“中方在处理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、明确的,关税战、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,双方应在平等、尊重、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解决任何问题。”
中方多次强调,芬太尼问题主要是美国自身的问题,责任在美国。美方无视中方的善意,执意对中国加征芬太尼关税,这严重冲击了中美在禁毒领域的对话与合作,也损害了中方利益。
关于稀土管制,中国正试图缓和外界对其升级管控的担忧。知情官员透露,中国已向各国表明,收紧稀土出口管制旨在建立长期机制,以回应美国挑衅,并不会损害正常的贸易流动。
03 美方的战略考量与国内压力
特朗普此时提出这三大议题并非偶然。随着美国大选临近,国内政治压力日益增大。美国农民作为特朗普的重要票仓,正承受着中国减少大豆进口带来的经济损失。
去年中国采购了约126亿美元的美国大豆,但今年已转向南美市场,导致美国农民不满情绪日益加剧。如果特朗普不能妥善解决这一矛盾,可能会影响其选民支持。
在稀土方面,美国众多战略产业都离不开稀土材料的支撑,从新能源汽车到高端芯片,美国对中国稀土产业链存在深度依赖。特朗普将其列为磋商问题,实则是想延续“低成本获取战略资源”的特权。
04 博弈背后的深层动态
中美之间的这场博弈远不止于贸易领域。特朗普政府不断加码对华关税威胁和限制围堵,作为反制,中方暂停了采购美国大豆。
分析指出,特朗普将稀土、芬太尼、大豆列为中美经贸磋商三大核心议题,看似锚定了谈判焦点,实则折射出美方在对华经贸博弈中的认知错位与战略焦虑。
在全球化时代,中美经贸关系早已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零和博弈没有赢家。这三个议题的争议,本可通过平等协商找到平衡点,但这需要美方放下“霸权思维”,回归理性对话的轨道。
05 即将到来的谈判前景
中美双方预计将在马来西亚进行“第五次谈判”。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将飞往马来西亚,与中方代表会面,重点讨论大豆、稀土等问题。
本月底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(APEC)峰会期间,中美元首可能举行会晤,这将为解决贸易争端提供重要机会。但分析认为,双方达成贸易协议的概率已明显下降。
特朗普在释放缓和信号的同时也不忘施加压力。他威胁称,如果中美不能达成协议,美国对华关税可能高达155%。这种“极限施压”策略的效果如何,将很快见分晓。
稀土元素被称为“工业维生素”,从F-35战斗机到智能手机,再到混合动力汽车,都离不开这些材料。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,供应了全球超过80% 的稀土资源。
美国对中国稀土的高度依赖,使得这一资源成为中美贸易博弈中的重要筹码。正如业内人士分析,“稀土议题的博弈,本质是产业链话语权的较量”。
谈判结果将决定未来中美经济关系的走向,也会影响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。无论结果如何,这场围绕三大议题的博弈已注定成为中美经贸关系史上的重要一页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