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访问杭州优美景广告传媒有限公司!
4

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,展示双足行走与精细手部操作能力

栏目:国内新闻 日期: 浏览:14278

小鹏汽车生态下的鹏行智能公司正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,这款机器人凭借其双足行走能力和精细手部操作技巧,向实现“通用机器人”愿景迈出关键一步。

IRON机器人身高近1.7米,体重80公斤,具备每小时5公里的步行速度,能够稳定完成上下楼梯、斜坡行走等复杂移动任务。其手部配备11个自由度,实现了人类级别的精细操作能力,可灵活抓取不同形状的物体。

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演示中表示,IRON展示了“感知、认知、决策到执行的完整闭环能力”,体现了小鹏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方面的最新进展。


01 、技术突破:从双足行走到手部精细操作

IRON机器人的技术核心在于其高度仿生的运动控制系统。通过全身32个自由度配合,机器人能够实时调整重心,应对不同地形挑战。

现场演示中,IRON展示了平稳的上下楼梯能力。与之前版本相比,新一代机器人在动态平衡算法上取得显著进步,减少了行走时的晃动感,提升了运动流畅度。

手部灵活性是另一大亮点。IRON的双手可识别物体并自适应调整抓取力度,从捏起薄片到握持重物都能精准完成。这种能力为未来在复杂环境下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
鹏行智能团队透露,IRON已实现纯电驱动下的2小时持续运行,解决了双足机器人普遍面临的能耗问题。这一突破对于未来商业化应用至关重要。

02 、小鹏的机器人战略布局

小鹏汽车早在2021年就开始布局机器人领域,成立了鹏行智能公司。从最初的四足机器人到如今的双足人形机器人,小鹏的技术路线图日益清晰

何小鹏将机器人定位为与小鹏汽车并列的“未来双翼”。他在发布会上强调:“汽车与机器人技术在感知、决策、控制等方面具有高度协同性,这是我们布局机器人领域的核心逻辑。”

目前,小鹏已构建了涵盖感知、决策、控制的全栈技术能力。机器人业务与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研发形成了明显的技术协同效应,特别是在环境感知和路径规划方面。

鹏行智能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现特定场景下的商业化应用,重点关注制造业、物流配送和家庭服务三大领域。

03 、人形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

全球人形机器人赛道正迎来快速发展期。特斯拉的Optimus、波士顿动力的Atlas以及亚马逊支持的Agility Robotics等产品均在不断迭代。与竞争对手相比,小鹏IRON在成本控制和大规模量产潜力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。小鹏汽车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为机器人业务提供有力支持。

业内专家分析,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从“技术演示”向“商业化应用”过渡的关键阶段。解决特定场景的实际需求成为各家公司的重点方向。中国市场方面,小米、宇树科技等企业也纷纷推出各自的人形机器人产品。小鹏IRON的发布,进一步丰富了国内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路线选择。

04 、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

尽管技术进展显著,但人形机器人走向大规模应用仍面临成本、可靠性和场景适配三大挑战。当前,高性能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普遍在数十万元级别,距离商业化应用仍有距离。如何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是行业共同课题。可靠性方面,人形机器人需要能够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稳定工作数千小时,这对硬件耐久性和软件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。鹏行智能团队表示,下一步将重点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决策能力,并开展工厂巡检、物流搬运等场景的试点应用。

从长远来看,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个人电脑、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,但这一愿景的实现需要持续的技术突破和生态建设。人形机器人正在从科幻走入现实。小鹏IRON的发布,展示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